两个“女学霸” 携手做公益一做10年( 三 )

“直到2009年,我们注意到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新闻报道特别多。我们就想着不如朝着这个方向去做点什么吧。”向芯说。

因为当时同在执信中学的王向在准备着高考,所以她们决定,高考结束后,就正式启动这一项目。一个叫做“青草公益”的组织,就这样悄然诞生了。

对于这个决定,向芯回忆道:“十年前,我们发起青草的时候,不过18岁。当时并不懂公益、教育、社会,只是单纯地希望给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却没有那么幸运的孩子们组织一场夏令营。”

高考结束后,向芯和王向以及同校的几位同学开始寻找“目标人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没有任何现成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她们通过“114电话”、互联网等方式,搜寻可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搭上线”的方式。经过多番自我介绍,或不信任、或冷漠地回绝后,她们终于与广州市海珠区的一所学校取得了联系。

第一期为期5天的青草夏令营就这样开始了,首期营员约40人。“早期我们的课程比较像学校的课程,有必修,有选修。例如,通过游戏等方式教导孩子们学习英语,或是开设‘公民视角’等课程内容,向他们讲解基本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2011年-2012年,我们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工作方法。用体验性学习的方法,通过创造一些体验,让他们做一些事情,实践他们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反思、学习。”向芯说,来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年龄大多在11岁-15岁间,他们希望这些孩子在夏令营中能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学会主动发问与思考,而不仅仅是接受课堂上的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