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学霸” 携手做公益一做10年( 六 )

反思

我们能为“流动儿童” 做些什么?

在今年4月的一场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上,向芯受邀当演讲嘉宾。在演讲中,她提到,在当前中国的教育系统里,更多的是强调竞争与筛选。从小到大,孩子们不停地被拿来跟其他人比较,就像商品一样。孩子一次次地被告知,你要比别人优秀,才值得被关注、被尊重、被认可,不然就会被淘汰。她说:“在这样一个以竞争和筛选为基本逻辑的系统,孩子容易被‘标签化’,所谓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同样也是被标签化。如果我们不反思竞争和筛选逻辑带来的问题,不改变它在我们教育体制和社会中的地位,而只是尝试去提高孩子个体的‘抗逆力’,那就永远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

她希望能从“竞争与筛选”的逻辑里跳出来,把教育变成一个互相支持、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是她想为“流动儿童们”做的。向芯说,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课程结束后,她希望能够回到国内的高校,为中国的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而王向思考的是:什么样的行动或政策能够改进当前的状态?她说,当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将“受流动影响的儿童”列为重点工作领域。跟随父母流动的孩子往往不能获得流入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而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则比普通儿童更容易受伤和缺乏照料。她希望自己所学和正在做的“青草公益”,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些小小的改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