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出版与影视改编是强大助推器(从茅盾文学奖看长篇小说创作②)( 二 )
创刊于1978年的《十月》杂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表的不少长篇小说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如《花园街五号》《沉重的翅膀》《天堂蒜苔之歌》等。2004年,《十月》推出《十月·长篇小说》,每年出版6期。《十月》主编陈东捷说:“巨大的体量可以表达更加复杂的社会现实,读者的反馈给了我们登长篇的信心。”《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也有同感。从2001年,《收获》推出一期年度长篇专号;2002年至2016年,每年推出两期长篇专号,分别是春夏卷和秋冬卷。从2017年开始,《收获》长篇专号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合作,扩充为一年4期,分为春卷、夏卷、秋卷和冬卷。今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应物兄》便发表在上面。
文学编辑与作家之间的交流碰撞也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灵感。徐则臣曾说,《北上》的缘起是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碰出来的。“2014年,我刚创作完《耶路撒冷》不久,在一次闲谈中,韩总说不如写写运河,我便开始有了这个想法。”
谈及出版社缘何对长篇小说情有独钟,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宋强说:“长篇小说是销量最高、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文学门类。相比于诗歌,长篇小说受众更广,读者可以得到一个深沉持久的阅读体验,更容易发生共鸣。我们向作家约稿主要是约长篇小说。”在每年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长篇小说有一半左右。作家出版社社长路英勇说:“对于出版社来说,出版更多的符合时代旋律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也更容易取得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再者,长篇小说也是影视改编的基础,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推荐阅读
- |老十一猛犸操作震惊Chalice,反复看录像总结出版本答案
- 剧本杀|剧本杀摊上大事!《生化危机》IP并未获授权,索尼影视出面回应
- 影视化|确定不会撕番?《恋与制作人》将影视化,谁能演出四大主角
- 明日方舟|明日方舟皮肤被投诉,实战时美术存在问题,上海新闻出版局已受理
- 任天堂|switch日报:塞尔达时之笛重制稳了?任天堂或推更多影视作品
- ag战队|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放出版本之子马超,AG超玩会却不敢选
- 五虎将|DNF:神话天梯2.0出版!顶尖神话争议较大,五虎将重新归位
- 助力用户学习研究,科学出版社电子书和数据库免费开放
- 谷歌与新闻出版商谈判 准备为内容付费
- 斯皮策结束了使命,让我们回顾一下红外天文学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