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累及民企:除了抛售电站,新能源企业还能如何自救?( 二 )

对于行业翘首以待的第八批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相关工作目前为“待定”状态,何时启动尚不可知。

而一位地方财政部门的人士则认为启动第八批补贴,短时间看来不太现实,原因在于2019年财政收入的困难,在刚刚过去的七月,税收收入同比出现负增长。

从2012年6月至2018年六月,我国共下发了七批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根据领航智库的初步测算,前7批纳入目录的新能源项目每年补贴需求在1500亿元以上,每年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补贴金额在800亿元上下,随着新能源并网装机的增加,补贴缺口不断沉积。2017年年底,新能源发电补贴缺口累计达1127亿元,2018年补贴缺口累计在20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1万亿元,年度补贴需求也将在2025年前后达到高峰。

财务成本之重

从2018年10月起,新能源企业出售电站资产的脚步便有所加快。

以全球第二大光伏电站运营商协鑫新能源为例,2018年10月,协鑫新能源向中广核太阳能出售16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的80%股权及对应股东贷款。在随后的12月,又向三峡新能源出售14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的所有股权。通过上述两项交易,协鑫新能源所得款项为5.57亿元,其负债也由此缩减约18.33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