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和KOL,不同的社交人生( 八 )

社交驱动电商,小红书、蘑菇街等种草平台,或者把拼多多也算上,当下流行的社交电商模式,直播的实时性带货最直接,减少很多交易层级,省去了层层递减的漏斗转化,沉浸感也让用户更加关注商品功能性,主播无形中为消费者植入了推荐话术,成为消费者在朋友面前推荐(显摆)的理由。

内容驱动电商,所谓私域流量的火爆原因,快手、抖音平台的网红,首先通过内容先吸引粉丝关注,然后再植入式广告带货,大部分网红的内容变现,首先还是平台广告分成,其次才是带货属性。职业买手的内容带货,用户也要首先高度认同买手的品味,其次才信任其推荐的商品。

商品驱动社交,苹果和小米手机,围绕商品就形成了粉丝群体,社交很容易发生在软件应用上面,因为软件产品的可扩展性较强,并且没什么边际成本。硬件商品想要达到社交的难度很大,需要突破硬件限制达到网络效应才可以,也许不久后的车联网和IOT可以完成这一壮举。

电商平台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传统行业,当前流量枯竭、成本上升是不争事实,随着拼多多在微信生态中的崛起,又发现了成本更低的电商流量突破口,电商才开始大面积渗入社交和内容领域,小红书和蘑菇街转型社交电商的成功也得益于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