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ofo这一年的艰难自救( 三 )

自救方式一:P2P

早在2017年8月,ofo就联合玖富集团发布了联名月卡。

2018年3月,有ofo用户称,在APP退押金后,发现账户捆绑了网贷平台玖富万卡,后者可以获取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定位等信息,一旦注册还不能办理注销。

原创<br> ofo这一年的艰难自救

原来2018年底,北京拜克洛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ofo子公司)与玖富白条,以及自然人程程成立了新公司。很快,ofo子公司又将其持有的新公司股权悉数质押给了玖富白条。

有分析认为,这一系列操作,都是为了”活下去“而“抱团取暖”。

对此,ofo方面向媒体回应称,“子公司参股是正常的对外业务合作方式,也是在探索科技赋能实体行业的新方向。”

事实上,除玖富集团旗下产品外,ofo方面还与PPmoney等多家网贷平台有过合作。

这一系列行为引发了网友强烈的不满,纷纷表示"别把我卖了"......目前,随着P2P暴雷,ofo已经停止与P2P公司的合作,这条路已经被堵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