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ofo这一年的艰难自救( 四 )

自救方式二:广告

2018年5月,ofo开始尝试车身广告,品牌可在车身上投放的广告部位有后轮三角板、车筐、车把三角区、车座套以及车轴,根据 ofo 的单车运营数据及品牌的投放意愿,会对要投放广告的单车数量及区域进行选定。同一时间推出的,还有App端内广告。

次月,ofo宣布包含车身广告、App端内广告、企业绿卡的B2B各项业务的总营收超过1亿元。

2018年8月,ofo在APP发布一款5秒的广告业务。这项被寄予厚望的业务,也没能成为ofo稳健的现金流。

这来源于戴威曾发布过一项名为“Victory Day”的计划,计划的核心便是全力出售广告位。为了寻找到潜在的广告用户,ofo还鼓励所有员工拉广告找合作。根据该项计划,用户们在使用App扫码开车时,有一个5秒钟的短视频广告弹出。

根据媒体获得的合作方案显示,合作方式上有三种:全国投放、定向区域投放、三分之一轮播。ofo给出的“视听风暴”全国独播的刊例报价是175万/天,折扣价为75万,宣称曝光量1500万;此外,为提高效率和降低广告成本,“视听风暴”可选择单独或多个城市投放,按照城市价格执行。如北京、上海单个城市投放是10万元/天,如果三分之一轮播即3万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