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逆风翻盘?王思聪这次输了吗?( 五 )

至于念叨了多年的电池技术,其发展速度显然没有跟上手机硬件的更新换代,至今多数智能手机还是少不了一天一充,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主任周波对凤凰网表示新一代电池技术10年内商业化落地的可能性不大,手机厂商们也只能在电池容量和快充上做文章。

但好不容易延长了1小时续航,很快又被SoC、屏幕、大型应用给压榨得所剩无几,电池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5G时代已经到来。

共享充电宝逆风翻盘?王思聪这次输了吗?

▲ 图片来自:Phone Arena

如果说短期内有什么技术上的挑战,大概是消费者对快充的需求越来越大,共享充电宝企业可能要考虑是否进行硬件升级。

而共享充电宝上线初期介绍的商业模式,也正在成为现实。根据早期的公开报道和我们从一些代工厂了解到的信息,每台共享充电宝成本在50-70元之间(根据订购数量和容量不同,价格会有浮动),可循环充电300-500次,成本比起动辄三位数甚至四位数的共享单车无疑要低很多,柜机的价格根据接口不同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