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在中国大陆,鸿海能去哪儿?( 八 )

7月15日,郭台铭在国民党2020初选中落败。步入“后郭台铭时代”的鸿海,是否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动“美国工厂计划”不得而知。目前,威斯康星州政府正重新评估其利弊。

胡国辉表示,美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与其在美国生产液晶显示屏,不如在大中华区和日本生产,然后运往墨西哥进行最终组装,再将成品进口到美国,利润会更高。

8月5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的整数关口。8月14日,继华为、中科曙光等公司后,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宣布将中广核及其关联共4家公司列入“实体清单”(Entity List)。中美对峙已由贸易领域向科技、货币领域延伸,大陆厂区面临的客户要求转移产能压力增大。

相比之下,越南和印度是当下更好的选项。

“印度/越南制造”有多远?

为什么是印度和越南?

越南成本够低。它与大陆地理位置较近,拥有5750万劳动人口,是劳动力最丰富的东南亚国家之一。2012年至2017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年薪上涨了50%(国家统计局)。而越南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月薪为216美元(约1524元),不足中国工人一半(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数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