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外交家蒋作宾的日记中,看那时外交官在生活上的寒酸与窘迫( 二 )

\r\n翻阅民国著名外交家蒋作宾的日记 , 方知那时外交官的“寒酸” 。 \r\n

\r\n蒋作宾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陆军部次长 , 于1928 年10 月出任中国驻德国公使兼驻奥地利王国全权公使 , 但任期不到三年 。 他在日记中 , 一再写到中国外交官在德奥及其他欧美国家艰难的、令人难堪的境遇 , 一再写到他们的困窘和寒碜 。 \r\n

\r\n1928 年 , 驻德大使蒋作宾(左四)参观一间德国工厂\r\n一部不长的日记(1928-1931 年) , 倾诉外交官的穷困 , 多至20 处 。 一个堂堂大国的外交官 , 在国外穷困潦倒 , 诉说无门 , 只得在日记中一吐为快 , 这也称得上是外交史上的一桩奇事 , 令人惊诧不已 。 \r\n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拖欠外交官薪金 , 是习以为常、不足为怪的事情 , 当局从未认真对待 。 蒋氏1930 年1 月18 日的日记写道:中国驻外使领馆人员薪水“极薄而又七折八扣 , 常数月不发 , 至可痛也” 。 \r\n出于无奈 , 蒋作宾只得亲自向国内催要欠薪 。 \r\n不但为中国驻德、奥公使馆 , 而且代中国驻欧美其他国家使领馆催要欠薪 。 一名有声望的外交官 , 不得不充当讨债人的角色 , 也是挺悲哀的 。 1 月29 日 , 蒋作宾接到国内来电 , 谓驻外使领馆经费将按十成发给 , 业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 。 然而过了没有几个月 , 南京国民政府又拖欠驻外使领馆人员的工资 。 蒋作宾一气之下 , 向蒋介石提出归国的要求 。 蒋氏在10 月19 日的日记中写道:“今日发电戴季陶 , 呈蒋主席请假回国报告 。 四五月一钱不来 , 无论何人亦不能支持矣 。 ”隔了两天 , 蒋作宾又致电戴季陶、邵元冲及蒋介石请假回国 , 没有获准 , 欠薪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