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离去,哪吒飞来,国漫春将至?( 二 )

到底,谁的判断是对的?

崛起之困

“就像龙族将自己身上最硬的一块龙鳞给敖丙一样,我们制作公司用自己身上最硬的‘鳞片’为《哪吒》制作了‘万龙甲’。”红鲤动画的CEO戈弋用电影中的情节来形容制作的过程,看起来很“燃”,但也很艰辛。

艰辛的背后是动画产业工业流程的不规范与生产基础的薄弱。

《哪吒》的主要制作方之一每日视界影视动画公司创始人黄健明回忆说,四年前,《大圣归来》还有几个月要上映了,制作非常紧张,导演田晓鹏才找了他帮忙。

黄健明形容当时的生产方式更像是“作坊式”,快做不完时片方攒了制作公司来帮忙。这种情况到了《哪吒》时有了改观,制作开始变得更加商业化,流程也比以前规范,并提前做了预案与制片准备。

不过,国产动画电影在制作上的缺陷一直没有解决。据了解,动画电影制作需要严密、封闭的生产组织,但国内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动画公司能承接,导致动画电影产出不稳定,制作过程不得不层层外包,产生了很多交错的沟通成本和重复成本。虽然《哪吒》的制作日程表每天都在更新倒计时,但超期仍旧不可避免,这也导致了制作公司的亏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