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突破音频内容生产瓶颈,文字时代加速转向声音时代( 二 )

然而,把这些文字内容专为化知识付费产品,却注定要经历一个“内容产品化”的过程。10年电子版会员卡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也要让位于更精细、更原生、更智能的产品设计。

“我们的文字内容是常态化生产的,但是音频内容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不管是小课还是专栏,都不能做大常态化生产。”中读创始人朱文轶曾经表示,让音频内容可以有规律性地持续生产是中读团队一直以来的追求,也是整个知识付费行业的“痛点”。

2018年,中信出版集团找到《三联》,将《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宋朝那些人》两个“爆款”封面故事集结出版,这也是杂志将内容再次变现的传统方式。

然而,随着互联网碎片化内容获取变得愈发廉价与便捷,纸质书销量的连年下滑,对于杂志来说,“集结出版”这块原本脂肥膏厚的蛋糕优势不再。

“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当中信出版的图书引发了一定反响后,《三联》总经理李鸿谷陷入了新的思考。

本次大会上,李鸿谷提到:

古登堡发明印刷机的时间是1439年,有个统计是,此后的1453到1503年,欧洲的印刷文本共800万册,等于之前欧洲全部手抄本的文字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