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突破音频内容生产瓶颈,文字时代加速转向声音时代( 三 )

而如今,随着信息进入互联网深度传播时代,全球每年创造的信息量更是不计其数。《三联》的执行主编每日至少要通过pad或手机、电脑读5万字的文本,这些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视觉超载”。

AI音频技术,突破了声音内容的生产瓶颈

鉴于此,《三联》开始考虑扩大此前于2017年开始试水的音频课程,将宋朝故事发展成了音频内容《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宋朝美学十讲》。继按专栏集结成书之后,存量内容又有了更易消费和传播的呈现方式。

只是接下来,在大规模“文字音频化”的过程中,原作者的时间成本与专业声优的制作成本,成为了其盘活亿级内容资源的瓶颈。

在中读开设音频节目的《三联》资深主笔袁越,谈到了自己录制时的使用感受:

我花15年写了80多万字的《生命八卦》专栏文章。如果在录音棚里把它们一遍又一遍朗读出来,会累死。如果用普通音频软件来读,又很容易读成催眠曲。

随着AI语音技术的持续发展,中读终于找到了音频内容常态化生产的“最优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