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突破音频内容生产瓶颈,文字时代加速转向声音时代( 五 )

不仅如此,相比于文字内容结集出版,音频课程的规模化生产可以更自由、灵活地对文字内容进行结构化梳理,无论是大课、小课都可以灵活定制。除了亿级的存量内容,《三联》每期15—20万字的内容将成为源源不断的内容库。文字内容与音频课程的同步、互动,也将激发出更大的想象空间,可以称得上是内容领域的O2O。

破壁语种障碍,多语言音频内容助力文化出海

AI技术也使“生产出形式多样的衍生内容产品”成为可能。“让课程主讲人开口说他不会说的语言,从英语、法语甚至是当地方言,实现多语种及多种说话风格的输出”是中读进行的另一项大胆尝试。

本次大会上,中读除了展示首个AI音频产品《土摩托·生命八卦》外,还展示了最新推出的《宋朝美学十讲》的英文版本。

当《三联》与中读的高知用户走向海外,常常会遇到向外国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向需求。此时,AI技术便可生成有一定语调和节奏感的他国语言版中国故事,便于拥有对外汉语传播交流需求的人群向外输出。

不仅如此,这种中英文内容的切换,对在国内生活的海外留学生和专家学者来说,也拓展了学习汉语和汉文化的途径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