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品创业,我也有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三 )

沃尔玛、永辉等渠道品牌,开始推出自有品牌了。他们用自己的渠道影响力背书产品质量,其他消费品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占比,将会大幅下滑。

线上渠道也是一样。之前我曾以那瓶7.9元的洗手液,和拼多多的全产业链战略举例——未来,对于那瓶7.9元的洗手液,拼多多可能分别只在几个城市里找一家工厂。当目标用户在拼多多App上“逛”时,系统算法将推荐这条商品流给他。订单生成时,平台将根据收货地址把订单分配给最近的城市工厂。

这样一来,几家工厂承接了全国千百家工厂的产量,其将通过规模化批量生产降低成本;而在物流效益最高的枢纽处,商品需要的物流成本也将更低。到时候,这瓶洗衣液不仅提升了全生产要素效率,还会更加便宜。

可怜的是,原来大量的商家和其他洗手液品牌会被无情地挤出。

预测正在变为现实。不久前,拼多多与兆驰股份合作首款订制电视出炉,65吋4K电视首发只需1999元。

当然,在谈到消费品品牌时,大家会想到可口可乐。在强调这个品牌的影响力时,大家都会说:假如可口可乐的全部工厂一夜之间烧光,第二天它依然会依靠这个商标重振旗鼓,银行愿意为它贷款、渠道愿意帮他铺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