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军们膜拜的Costco,真的没有破绽?( 五 )

被雷军们膜拜的Costco,真的没有破绽?

8月27日店内一位消费者的购物车

关键是Costco低价这一秘密武器是如何打造的,虎嗅看到它有四重保险。

第一是主观上追求低毛利,第二是大规模采购形成的规模效应。除了众所周知这两点,第三,这种“低价的感觉”是和大包装的效果分不开的。买得越多越划算,买得越多越便宜。第四点,精简SKU ,意味着低价格本身就是谈判的门槛,不愿出血的供应商免开尊口。

但是仔细的逐一品类比较,很多人也发现,其实并不是每个品类Costco都能做到低价。比较反馈一致的是化妆品区域,由于关税的原因,Costco的化妆品要贵于天猫等电商渠道,并无价格优势。而此时的大包装策略不仅不能吸引顾客,反而成了累赘。500毫升的巴黎卸妆水必须一次买4瓶,一位女采访人员当场说,这又不是买农夫山泉,谁用得完。

类似的品类还有一些。上海本地媒体举例指出,比如大西洋鲑鱼,Costco是179.9元2斤,盒马是175.8元2斤;进口青提Costco卖49.9元2.6斤,某生鲜电商平台打折后价格为33.54元2.6斤。而像可口可乐这种经典商品,Costco44.9元1箱,天猫打折后:48元1箱(以上均为当日价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