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科技冯大辉:网络暴力是全球化问题,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五 )

值得一提的是匿名诽谤,因为匿名的成本很低,如果要找出这个人是谁又比较难,于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有了一层盔甲掩护,那就可以在后面扔炸弹,向厕所里扔石头,反正别人抓不到他,他就可以这样去做。

之所以互联网是这个样子,其实有一定的根源,因为五到十年前整个世界的互联网上还是一片温情的,即使大家吵吵架骂骂人但是也有一些边界。但慢慢的这个边界就模糊了,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完全的背景会有学者研究者继续分析总结,我在这里总结了几个我观察到的。其中一个是人性就是那个样子,恶的平庸性,有人说是平庸之恶,一个著名的学者提出的理论。在现在的中外互联网上可以说是非常精准的,尽管恶的平庸性有很大的争议,有人怀疑有人争论,但我认为依然恰当。

另外是整个社会思潮的变迁,那些年轻人的想法我们已经不大能了解了,我们已经不大能理解他们做事情的出发点、那些争议、那些情绪、那些可能影响他们主观性的东西究竟来自于哪里,还有很多媒体在后面引导、刺激、带动、暗示。关于社会思潮的变化,我们又不能把它说得太细,它跟政治和整个大的背景有关系。还有一些是匿名带来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更多的允许匿名,那网络暴力就会更多,如果我们完全制止匿名,它又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我们有没有发声的权利,有没有可以自我表达主张的能力,这就变得很复杂。有些人说我的网站是公正的,我应该允许一些人去发表,他们戴着面具和伪装或不公开自己身份的情况下表达,这就变成了一个双刃剑,究竟哪边会伤害到哪些人,它是需要权衡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