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社会民生、消耗排放指标改善较快 但不均衡特征明显( 二 )

据介绍,在计算某指标(比如人均GDP)得分时,报告使用各省市的排名而非绝对值作为原始分数。省市级指标基于对专家与民众的调查制定,按照该指标5年来的波动性来计算权重,指标波动越小,反映数据误差较小,权重相应越高。

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状况稳步改善。从趋势上看,随着资源环境、消耗排放与治理保护得到重视,2011年以后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状态。2017年除“资源环境”一级指标有较明显下降外,其余指标均优于2016年。“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消耗排放”等指标近两年增长较大,显示经济社会发展较好,污染排放趋好。

对省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显示,4个直辖市及东部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排名比较靠前。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重庆、天津、山东、湖北、安徽等省、直辖市排名前十位。黑龙江、青海、吉林等省份排名相对靠后。分地区看,中部地区湖北省排名最高居第9位,西部地区仅有重庆位列前十。

同时报告发现,省级可持续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以各地5个一级指标排名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来衡量不均衡度,报告发现,除重庆、四川外,其余省份在可持续方面均存在短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的不均衡度超过20。比如,北京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指标居首位,但资源环境方面仅位于第25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