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乡村创业者的“小欢喜”和“真烦恼”( 二 )

一次,田义跟着老师去周至县讲课,发现当地的水果滞销,一些农户没有收成生活窘迫。田义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第二年,她从3月开始策划,引进客商,推荐产品,在5月18日收购的时候提升收购价,让农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与此同时,田义在陕西、山西种苹果的农户中走访,了解不同产地苹果的品质,并介绍给相应的客户。因为口碑不错,她的创业项目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自给自足,下半年就小有名气,如今她的水果更是远销到东南亚和中东。

辽宁科技大学毕业生梁翰琦学的是时尚的广告专业,他却回到家乡鞍山种植君子兰。父母一开始不支持,不认同他“上了大学,不干本行还回农村”,但最终还是相信孩子的选择,并凑了30万元启动资金。

这个选择是梁翰琦认真考虑过的。30万元在广告业只能开一个打印社,在乡村却能租好几个大棚。他并不羡慕留在大城市的同学,“大有大城市的烦恼,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发展”。

鞍山是出名的君子兰种植地,大部分商户种植种类多却并不专注,梁翰琦调研后选择专注于小苗种植。他分析,因为“育苗是最挣钱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比如种一棵君子兰小苗的成功率是95%,那种植1万棵的成活率能达到70%~80%就相当厉害,因为大面积种植会遇到病虫害、交叉感染等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