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乡村创业者的“小欢喜”和“真烦恼”( 三 )

种植7年后,梁翰琦的鞍山金田华晟君子兰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辽宁省最大的君子兰种苗基地,年产量达到30万棵。他被评为鞍山市首批农业实用人才,是10位获评者中年龄最小的人,还靠自己的收入买车买房。

农分期创始人兼CEO周建是干着农活儿长大的,在18岁离开农村时曾经“巴不得把农具摔了”,再也不回来了。可后来,他听不少种田大户的“吐槽”:试图扩张规模的他们常被赊销和资金链困住了手脚,一年投资下去,更新一台农机都是奢望。同时,还要面对银行借贷流程的繁琐,一拖一慢之间,往往就误了农时。

这些“朴素的”烦恼触动到了周建。2013年,周建创立“农分期”,公司专注土地规模化种植领域,集中于农机、农资市场,围绕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向可规模化经营的农户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周建说:“我们创始团队都是来自互联网领域,但是都是出身农村,所以对农业生产的变化感知明显,当时发现土地种植开始快速规模化,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大量出现,小农经营逐渐萎缩。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一定会带来农业种植整个产业链的重造,这是一个空前的机会和时间窗口期。所以我们团队全力投入到以服务规模化农业经营者为主要经营方向的创业中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