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要不要了解一下?”,中国健身产业走过的三十年( 四 )

人们才发现,原来健身房可以这样玩。

浩沙高达数万元的年卡挡不住会员的热情,这让很多人看到了钱景。

两年后北京申奥成功,助推了健身房产业的第一次集体腾飞。

2001年6月18日,日后在北方攻城略地的青鸟健身,第一家兆龙店在京正式开业。

9月,国家体委旗下上市公司中体产业股份引进美国倍立健的管理和开店经验,共同组建了中体倍立健健身俱乐部,在北京一开业就应者云集。

10月,韦德健身学院的高足、曾当过特种兵的金宇晴,在赞助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后,亮出满身肌肉,在上海开办了第一家一兆韦德健身会所。五年后一兆韦德就被国际知名健身机构评为“亚洲最好的连锁健身房”。

2001年到2002年,国内健身房行业热闹非凡。加州健身、健乐菲利斯、宝力豪等国际知名品牌进驻中国,力美健、英派斯等国内大型俱乐部也纷纷成立。

这是健身房产业在中国的“春天”。

一系列大型连锁健身房随着风口起飞,从业者们看到了规模化、连锁化带来的成本边际效用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