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要不要了解一下?”,中国健身产业走过的三十年( 五 )

2010年,连锁健身房迎来了最红火的光景。

受益于健身参与者的大量提升以及市场开发的完善,几乎每家连锁健身房都得到了收入和会员人数的双增长。

当时,加州健身进军国内,被视为行业发展热度骤增的风向标。这家首先在美国开办的24小时健身房,是“健身房会员制+预付卡”模式的开创者。

一时间,国内健身房老板以能挖来加州健身的高管为荣,同质化的服务逐渐成为这个行业的常态。

那个时代,连锁健身房的毛利率超过40%,这让很多人心动。

在各家连锁健身房背后,投资机构的影子开始若隐若现。健身房的数量也呈爆炸性增长。

2010年,大型连锁健身房最多的城市北京只有529家。

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是1462家。还不算健身工作室和其他小型健身房。

参与的人多了,钱就越不好挣。健身房的老板们逐渐发现,日子不好过了。

价格战不可避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