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钻穿地球“莫霍面”的梦想还有多远?( 二 )

196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批准资助雄心勃勃的“莫霍钻”计划,并与环球海洋勘探公司签订协议,由该公司的“CUSSⅠ”号船实施莫霍面钻探任务。1961年,“CUSSⅠ”号在墨西哥岸外的瓜达卢佩岛附近水深3600米处,首次成功钻井,在170米厚的沉积层下,取得了14米长的玄武岩样品,迈出了人类向莫霍面进军的第一步。

但此后,由于“莫霍钻”计划预算太高,加上出现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美国国会1966年取消了该计划。不过,“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由“莫霍钻”而发展起来的大洋钻探技术,却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科学研究之门。以此技术为核心,开启了国际合作的大洋钻探计划。

迄今为止,大洋钻探计划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1983)、大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2013-2023)。六十多年来,科学家从未放弃打穿地球莫霍面的梦想,在四个阶段的大洋钻探长远科学计划里,都将“莫霍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据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怀阳教授介绍,目前,中外科学家正在讨论2023年后的大洋钻探科学计划,美国、日本等国都继续将打穿莫霍面作为重点目标之一,延承以往基础,在技术、选点、钻前调查等方面,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我国科学家也提出了建造能够打穿莫霍面的科学钻探船建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