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钻穿地球“莫霍面”的梦想还有多远?( 三 )

钻穿“莫霍面”有多难?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品先院士认为,截至目前,人类在应对“上天、入地、下海”三大科技挑战中,“入地”的成绩最差。相对于地球半径来说,最深的钻井还不及其千分之二。大洋钻探既下海又入地,面临的是双重挑战。

深海海底是离地球内部最近的地方,从深海海底打钻,至今还是人类直接探测地球内部无可替代的高效途径。但越往下钻,钻井越深,岩石越硬,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凭借人类现有的钻探技术,很难打到莫霍面。2015年底,采访人员曾登上美国“决心”号大洋钻探船,亲身经历了科学家梦想打到莫霍面的一次艰难钻探。

那个航次钻探的地点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处名叫“亚特兰蒂斯浅滩”的海岭。根据科学家多年来研究,那里是超慢速扩张的洋中脊,地幔熔融不能产生足够的岩浆,地壳断裂非常普遍,广泛分布着暴露下地壳的“构造窗”。这些“构造窗”是人类以目前的钻探技术,可以“触摸”到地幔边界的绝佳场所。根据计划,将通过三个航次的大洋钻探,钻穿地壳,钻到壳幔边界。第一个航次钻探目标是1300米,第二个和第三个航次分别将钻孔延伸至3000米和5500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