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上海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 三 )

“奕诊智能分诊系统的数据库是和斯坦福大学合作研发的,收录了世界范围内较为全面的医学数据,包括一些罕见病例,此外还有近四十位资深医生协助优化系统,相当于一位有40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医生。”彭沪介绍道。

如今患者来到上海十院急症室就诊,均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分诊,形成的电子病历也会同步传输到接诊医生的电脑中。

“人工智能分诊系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排除了分诊处医务工作者个人因素造成的准确性的波动。医生可以在系统的辅助下,从风险较高的病情开始排查,实现精准诊断,合理使用医疗手段。”彭沪概括该系统现阶段的运转情况。

在拥有超过3000万常住人口的上海,医疗资源紧缺并非唯一急需解决的问题。老龄化人口超过总人口数量的30%,是上海面临的另一挑战。

刚过花甲之年,黄兰秀(化名)就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2019年7月,独子和还在工作的丈夫将她送进了位于上海普陀区石泉街道的爱照护长者之家。护工王铭认为,照护失智老人的基础就是要了解他们,“用他们的视角和逻辑去看待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