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七周年 下一个王者在哪儿?( 二 )

借助公众号名利双收的例子总绕不开吴晓波和罗振宇。吴晓波频道所在的杭州巴九灵公司一度估值20亿,从不炒股的吴晓波今年试图把它卖给上市公司变现。而来得早的罗振宇从2012年开始,坚持每天在罗辑思维上发60秒语音,从微信社群卖书卖课,到2015年创办知识付费APP得到,再到2016年投资再撤资papi酱,他把自己策划成了一个大IP。

在涉足公众号之前,吴晓波和罗振宇在各自领域就已经各有建树,公众号的作用是放大了他们的能量。对初出茅庐的年轻素人而言,只要善于表达和善于抓住大众情绪,公众号也是发家致富的好途径。一个上过《奇葩说》的00后女孩,靠写公众号月入10万。一位北大硕士,自称刚毕业月薪1962元,后来他开了一个公众号,一摆往日拮据,这段经历又给了他一个素材——《我毕业两年,年薪超100万》。

7年里,有人随着红利期一路上扬,有人从巅峰处跌下神坛。随着公众号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监管趋严,2019年咪蒙、hugo等情感大号或是被封杀或是自己引退,而无论风云变幻,时尚大号一直活得很好。由于带货性强,他们一直是广告主的宠儿,比如gogoboi、石榴婆、黎贝卡等等。微信开始加快商业化变现的进度之后,这类号对接电商更是自然而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