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业互联网的终局照进教育的现实 | 专访校宝在线CEO张以弛( 四 )

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张以弛与孙琳更倾向于做后者。在他们看来,教育公司能影响的人是有限的,受单品的影响也很高,这样的公司可以做,也能做得很好,不过抗周期能力可能会相对差一些。而且如果按照他们最初的设想,想影响更多人的话,就需要去做相对更底层的东西。也只有做更底层的东西,才能更深入行业。

于是,做“有教育属性的科技公司”的大方向就这么定了下来。但具体怎么做,做什么,依旧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他们选择找了一批当时易改的高活用户来做用户访谈,抛出了一个很直接的问题,“你们怎么样才会为易改这个产品付费?”

一个用户的回答启发他们走上了之后的B端产品道路。这名用户本身是一个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他说:“我自己不会为这个产品付费,但我们公司可能会为这个产品付费。”

基于此,张以弛带队密集地拜访了一批教育机构。而在教育机构实地考察的时候,国内教培机构的信息化程度之低让当时的校宝团队感到十分意外。

2010年,张以弛在剑桥留学的时候,作为理工科学生时常光顾学校的语言中心寻求写作上的帮助。当时在剑桥,张以弛所看到的已经是一整套机器辅助学习(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的设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