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被挤爆:美国老牌零售何以征服上海大妈?( 三 )

对中国零售行业不乏启示

如果用中国零售行业的习惯逻辑,的确很难理解一家老牌卖场的火爆。

比如说,沃尔玛和Costco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前者代表的是渠道流量逻辑。因此,沃尔玛选择的战略是在人流量最大的区域开设最大规模的卖场,吸引更多消费者入场购买。在这套体系里,有渠道就有人流,有人流就有销量。

中国零售行业无论是传统电商平台还是更传统的线下卖场,此前信奉的都是“渠道流量逻辑”,所思考的核心,都是“如何更有效率地获客和销售”。

Costco被挤爆:美国老牌零售何以征服上海大妈?

图2/2

图片来自微博。

随后的传统电商平台,也延续了这套渠道流量打法。流量电商的本质,是将线下的流量和渠道搬到了线上,只要围住消费者,就能利益最大化。

相反,Costco做的,却是更慢的需求逻辑。所谓需求逻辑,是站在垂直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各种手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这套逻辑里,渠道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服务的。比如说,Costco的会员费、定制商品等,都是为满足中产消费者的“性价比”需求而设计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