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消费体验不佳 众多玩家入局家用健身市场( 二 )

据了解,目前已有不少竞争者入局家用健身市场,比如从硬件设备切入市场的咕咚、Keep、小乔等;还有擅长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的公司,如MyShape;还有打造付费内容的Wake、SPAX 等。这些入局者都被资本市场看好,获得过融资。

美国也有类似的公司,成立于2015 年的健身设备品牌Tonal,其主打产品可以像穿衣镜一样挂在墙上,用户在花费近 3000 美元买下设备后,再花费49美元订阅健身内容。该公司今年4月完成C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9000万美元。

还有美国健身设备品牌Peloton推出的家用健身器材智能动感单车和智能跑步机,分别售价2245美元和4295美元。用户购买设备后就能以39美元的价格获得大量线上直播健身课程,设备还能监测到用户的运动性能指标数据。

据采访人员了解,该品牌去年的课程订阅费和设备销售额已累计达到7亿美元。今年6月,Peloton提交了IPO申请,计划上市。

受众门槛问题仍存

据中国商报采访人员了解,目前部分健身人士为了节省时间会选择在家中健身。此外,由于健身房在下班时间太过拥挤,私人教练频繁推销等问题,导致部分健身人士体验不好,于是选择在家健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