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成长篇:效率时代,聚焦硬核—A股进化论2.0系列(五)(24)

1999年至2018年间,A股退市公司数量共计为115家,年均退市企业数量仅为个位数。近十年来,A股退市公司数量每年不超过10家。而资本市场更为发达的美国,退市现象成为常态。根据wind数据,2013年以来美股退市公司数量每年都在200家以上,2013年当年最高退市326家。美股退市的退市制度更为市场化,除了企业经营不善、违法违规等强制退市原因之外,市值萎缩(如股价低于X元/股,不同市场规定不同)、交易量僵化等反映投资者对公司认可度不高的市场化指标也会纳入退市的考量标准。

由于退市制度不完善,且审批制下部分尾部公司仍具有“壳价值”,导致部分公司管理者和投资者因此产生侥幸心理进行博弈,僵化企业难以出清进一步挤占了上市公司资源,影响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和活力。

【广发策略】成长篇:效率时代,聚焦硬核—A股进化论2.0系列(五)

3.股权融资比例增加,以企业成长力为核心定价,加剧竞争

刚兑思维下,债权融资因为硬性偿还要求被认为是高成本资金,而股权融资的无定期还本付息要求被认为零成本资金。但实际上,股权融资的回报率要求更高,非硬性归还的钱≠零成本的钱。但股权融资的期限更长,与科技类企业的融资需求更为匹配,并非每年固定还本付息的回报曲线要求也与成长类企业,尤其是高资本开支、高研发投入的硬科技企业所具有的非线性回报曲线更为符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