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成长篇:效率时代,聚焦硬核—A股进化论2.0系列(五)(30)

【广发策略】成长篇:效率时代,聚焦硬核—A股进化论2.0系列(五)

相应的,除了可持续的内生增速,对于外延增速,市场的关注度也将从单次的一二级市场估值套利和并表,转移至对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补充和对成长持续性的支撑。可持续成长与估值套利将分化。

13-15年商誉占比净资产高的公司当年涨幅越高,但并购重组带来的盈利增速往往在并购后第二年回落,若并购的资产仅可提供单次并表的爆发力,却无法转化为持续的成长力,则反而会成为后期估值无法消化、压制股价上涨的因素,16-18年商誉越高的公司当年涨跌幅越低即是对此的反映。

不同于13-15年的并购重组有不少本质是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套利,对企业的核心成长能力驱动偏弱或购入的资产估值偏高,导致2018年末成长板块的商誉占比净资产达到高位,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形成大规模的商誉减值“爆雷”。而2012年11月3日-2014年1月的A股IPO空窗期更是助推了部分并购重组的炒“壳”性质。当前注册制试点推广的预期增强,优质成长类公司直接上市发行概率高,壳价值萎缩相应带动部分并购重组交易不再活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