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新开工农村户厕改造1000多万户——着力解决农村改厕“烦心事”( 三 )

技术难题如何突破

农业农村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副主任王磊说,取得成绩的同时,部分地方农村改厕还面临一些瓶颈,尤其是技术难题仍需破解,比如干旱地区没水冲、寒冷地区防冻难、粪污无害化不彻底、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是农村改厕的难点和重点。采访人员采访也发现,不少地方相对缺乏专业的规划、建设、管理等人员;有的地方简单套用城市的技术模式,成本较高;改厕后的可持续运行缺乏约束,存在“重建轻管”的风险。

“寒旱地区厕所技术没有实现根本性突破。”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沈玉君说,目前我国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关注农村改厕技术研发的较少,中小企业研发能力薄弱,研发的厕所产品成熟度不高、稳定性差、功能不全,一些新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或试点阶段,且造价过高,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尤其是高寒、干旱地区的防冻技术和无水生态旱厕等技术还没有成熟的应用案例。

改厕费用是群众关心的焦点之一。不少地方实行财政补助与农户自筹相结合,“财政补”解决化粪池、水电配套等主要费用,“群众拿”建设标准化厕所。江西省崇义县对贫困户改厕每户补贴6000元,一般户每户补贴2000元,激发了群众的改厕积极性,仅去年就改厕3000余座。“通风、宽敞、清洁,空气也清新了不少。”该县杰坝乡长潭村村民袁克永说,如今,砖砌式厕所、三格式化粪池、冲水式清洁成了当地不少农户的标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