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上海店会员超10万人 解密:Costco是赚会员费的“中介”(12)

到目前,我们也还没有在大陆发现类似Costco模式的企业。但对几家企业可以进行一些观察和思考:

1. 京东。京东是不是可以看作一家会员费为0的Costco呢?很遗憾,不能。京东的商业模式仍然是超市式的。它不盈利仅仅是因为它处于扩张阶段,正在进行大规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京东提出了“多”、“快”、“好”、“省”四字战略。我们在静逸投资2016年3月上海的交流会上认为这四字战略的顺序其实是“好”、“省”、“快”、“多”。“好”(正品)和“省”(低价)是京东打败中关村的关键所在。但是现在,在京东购物的体验出现了一些下降,主要是因为其过于强调“快”和“多”,而“好”和“省”开始出现问题。特别是京东引入了第三方商家之后,客户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挑选、比价,而且很可能仍然不能选到满意的商品。“京东自营”,成为了京东自我宣传,与第三方商家区隔的标签。但是自营本身也出现了问题,例如京东自营的某品牌轮胎,其实并未得到厂家授权,而是通过一些不明渠道采购自其他国家或地区。超大的SKU,在京东“快”速配送的要求下,就必然要求在各个主要城市都建立超大的仓储物流中心,相应的运营成本就要急剧上升。投资巨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其实效率并没有达到最高。本质上,京东是网上Walmart,不是网上Costco。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