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上海店会员超10万人 解密:Costco是赚会员费的“中介”(14)

Costco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过一句话:“公司所采取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给会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了扩大会员数量。”这句简单的话道出了Costco的所有路线图。Costco和所有企业一样,也是追求利润的。但是Costco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商业模式下,Costco建立起了独特的价值观、企业文化、运营措施、管理制度和薪酬激励机制。为了扩大利润,也就是扩大会员人数,Costco必须守住老会员,并依靠人带人和口碑相传来吸引新会员。要守住老会员,Costco必须尽一切努力为会员争取最大化消费者剩余,以最低的运营成本,给会员提供最优质的商品、最低的价格和最好的服务。Costco的所有行为都有很清晰的逻辑。

201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给了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以表彰两人在契约理论方面的贡献。两名经济学家创建了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分析多种问题的理论工具,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与制度,以及契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我们的社会就是由无数的契约搭建而成的。而人类相互合作的最大障碍,就是彼此利益不同。所以我们中国人总结为“无商不奸”,“买的没有卖的精”。Costco的案例,可以理解为Costco与会员建立了一个契约。Costco的义务是用一种独特的、不变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以及配套的运营策略、内部激励机制,来保证最大化会员的利益,最大化会员的消费者剩余。而会员的义务是预先支付定额的会员费。会员有充分的理由、逻辑和证据相信Costco将遵守这一契约,并且有充分的自由监督Costco执行这一契约。会员在任何时候感觉Costco违约的话,可以单方面终止契约,拿回会员费。Costco与会员之间,签订了一个利益完全一致的契约。所有的会员们,进入了一个以Costco为中心的虚拟社区。Costco与会员之间的契约,比“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来得可靠实在得多,也比海底捞“高度关注用户体验”的企业文化还要深入骨髓得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