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瑞敏的喀山“热潮” 看海尔的世界远航( 六 )

“一月照万川,万川总一月”,海尔人单合一模式能在不同国家、区域落地,与当地文化融合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形态,在于抓住了所有文化中人与企业本源的追求——肯定人的价值第一,并以此为原动力打破传统管理理论的惯性,破而后立。

如何看待“人”,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假设之一。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源自亚当·斯密,即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工作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古典管理理论三大先驱之一、科层制提出者马克斯·韦伯直言:“如果财富是因从事某一职业且靠个人奋斗而获得的劳动果实,那么它便又是一种获得上帝祝福的标志了。” 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的社会动物,决定因素非物质报酬,而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从“经济人”到“社会人”,管理者开始逐步意识到人性问题,但“人”一直没能成为管理语境中的主语。

基于海尔在全球范围的模式探索,张瑞敏提出了“自主人”假设。人不再附属于“经济”“社会”,成为真正的主体,企业即人,人即企业。人单合一模式将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下放给员工,实现人定位的重组,沿用至今的科层制被破除了,科层组织中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的“套中人”得到了解放。每个人可以在开放的生态中实现去科层制、用户付薪驱动的三自循环——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打造DAO(去中心化自主组织)。继福特模式、丰田模式后的第三代企业管理模式,由海尔进行了书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