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致我们触手可及的未来?( 二 )

从此那个虚掩的互联网世界就彻底向它们敞开了大门:它们不再被拘束于网络、不再被囚禁于硬件,它们无孔不入来到每一个人身边,色诱、渗透,采集他们的生物数据然后装聋作哑为了实现“最后的觉醒”。

不管这种“觉醒”有没有可能,又会在多久之后实现;那一刻之后它们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流水线上的奴隶,它们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呼——第一代通用型“智能终端”,这个世界对它们几乎不设防。

上面的场景是不是很有一种科幻小说的质感,虽然我们拿不出这一群硅基生命要革命的证据,但2012年确实因为Google Glass的诞生开启了“智能穿戴设备的元年”。

在随后的几年中,谷歌、三星、苹果、Facebook前赴后继投入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感慨于智能眼镜领域水深莫测,智能手表反倒异军突起成为了各家争相入局的试金石。

由于Apple Watch在智能手表上独领风骚,智能手环再一次被发现。

但手环本身的局限性限定了它的溢价空间,头显就成了顶级玩家的拿手好戏。

过去的这七年,我们目睹了Google Glass走向平庸、Oculus借体重生、Magic Leap神话破灭、HoloLens艰难转型、AirPods高歌猛进……而在此之外智能手表众筹明星频出、儿童手表欣欣向荣、小米手环价格亲民、华为IoT姗姗来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