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致我们触手可及的未来?( 六 )

还有一点就是智能穿戴的使用频率可以渗透到日常,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使用体验。

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智能穿戴还只是原有物件的升级和替代产品。

智能穿戴发展至今,其品类无非以手腕为中心的watch类(包括手表、腕带、手环、戒指等产品)、以头部为中心的Glass类(包括眼镜、头显、头带、耳机等)、以脚踝为中心的shoes类(包括鞋、袜、护膝等),以及智能服饰、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非主流产品。

虽然业界习惯用2012作为智能设备穿戴元年的标志,但如果把手机也看做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这个概念早在40年代就已经出现。

1940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1973年,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2007年,乔布斯用一部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还顺便开启了智能手机“中心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更何况比谷歌更早的智能穿戴设备也不是没有?

2009年,Fitbit第一代计步产品Fitbit Tracker问世,作为芯片夹测量计它可以记录移动距离,移动脚步数量,卡路里的消耗量以及身体的活跃时间等数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