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住的互联网腐败黑洞:权力、利益和欺骗( 十 )

这种类型的贪腐也曾形成“窝案”。2018年底,大疆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发布了非常详细的公开信,称供应链贪腐“触目惊心”,公司员工让供应商报底价,然后往上加价,加价部分分成,或者以各种方式踢出正常供应商,涉及范围超百人。这种供应链贪腐造成平均采购价格超过合理水平20%以上,保守估计造成10亿人民币损失。

何希是京东直营的一位供应商。他说,贪腐是很常见的现象,“甲方”是大平台,整套体系决定了“小二”有巨大的权限,动辄可以决定供应商的生死。在这种前提下,大多数供应商希望建立不错的合作关系,可能会想着“搞定某某”,一般是返点的形式。

还有一种贪腐形式是“串货”。一些大型品牌,每年固定把一些费用投到电商,一些投到线下卖场。同一款货,当卖场的售价高于京东的时候,电商平台的人愿意把电商的货卖给线下,中间操作的人吃返点。对于电商来说,卖给谁都是卖,对于线下来说,进货价可能更便宜,损害的是品牌方的战略规划和利益。

“这种单量都很大,一般返点是货物价格的3%,我曾经认识一个人,做了一个季度‘串货’,靠这个在上海买了套房子。”何希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