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住的互联网腐败黑洞:权力、利益和欺骗( 九 )

在价格上,运营有调价的权限,一般要触发到临界值领导才会查,比如应该卖20元的东西,定价在15元以下才会触发系统审批,运营可以定价在15.5元让利益相关者去买。

也可以利用活动,比如“满199减100”的产品,有时页面上不露出,只有一个链接,运营可以发给亲友买下来,再倒卖出去,甚至有供应商自己在活动时低价买入,再原价卖给平台。

“互联网公司查出来的腐败员工,很多时候都是供应商自己举报的。”她说,一开始双方谈拢了,但后来销售不理想、活动力度没给够,不满意的供应商就会举报自己行贿过的人,“一家知名电商,据说一个组里3个人被‘端掉了’,就是供应商做的局。”

贪腐线下早有

一位曾经从事微信电商的员工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说,“采购是公认的肥差,就是因为能收回扣,再白的人进去也容易变黑。”

比如,采购跟供应商谈好,买一颗纽扣,单子上写2元一颗,实际上付给供应商的是1.5元,采购赚差价。公司对这种行为几乎没法防范,小公司就用亲戚或者老板自己采购,大公司可能就要靠举报和频繁更换供应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