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工业智能峰会 | 大咖畅聊工业AI前沿技术:增强人,取代人?( 二 )

仅从主题上看,不止是产线上的工人要担心被机器人取代,工厂的检修员和工程师都要开始考虑失业问题了。

高金吉:类比人类自愈能力,机器装备也要能自主健康

人工自愈类比自人类的自愈能力,是机器状态检测由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判断到自我解决故障发展进程中的最后一环。人工智能也将由“脑”到“手”,从思考判断发展到操作。

机器故障一直是工业生产的难点和痛点。在以往的生产环节中,一旦机器发生故障,轻则被动停机,产生经济损失;重则发生事故,甚至机毁人亡。

长期以来,生产企业对于机械故障的处理也相对“简单粗暴”。一旦设备报错,先采用紧急停车系统停止生产流程,再通过人工排查、检修的方式解决问题,耗时耗力,效率极低,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根据统计,在石化生产事故中,来源于机器的故障占40%,人为失误和工艺分别占40%和20%。所以如何提升机器运行状态检测,并且逐步降低设备对人工的依赖就成为重要课题。

在AI技术没兴起之前,工况监测的重心主要在数据采集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高金吉以自己的工作经历作为参考,他从1979年开展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工作,直到1987年才从美国引进一台监测系统,当时美国的技术也仅支持模拟量,不支持数字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