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的节日穿戴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古代女性的节日穿戴

古代女性的节日穿戴

《簪花仕女图》(局部)

古代女性的节日穿戴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壹 顺应天时:簪四时花,着四时衣

作为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在现代工业兴起之前,农业一直是中国的国之根本。春种秋收,顺应天时的观念深深植根于农业文明的核心,在古人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印上了深刻的时间烙印。

以服饰而言,古人爱簪花,花以时令鲜花为尚。春天以桃花、杏花等为多,唐代刘禹锡写桃花“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竹枝词》),宋代陆游写春天里小贩叫卖杏花“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夏天以莲花、茉莉等为盛,宋代洪咨夔写词云“正好簪荷入侍,帕柑传宴”(《天香》),苏轼写海南风光,有“暗麝著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题姜秀郎几间》)佳句。秋天最受喜爱的花,当推菊花,所以唐代杜牧形容重阳节的景象是“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待到冬天,梅花绽放,暗香浮动,“袖笼玉梅三百朵,为卿低插鬓云傍”(清·孙原湘《簪梅》),玉梅低插,为鬓云增色,也是一份难得的冬日雅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