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周志华:人工智能研究曾被指骗子,现火热也不宜一拥而上( 二 )

这位1973年出生的计算机学者,本硕博都就读于南京大学,2001年留校任教,2002年被破格聘任为副教授,2003年29岁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随后被聘为教授,200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作为AI领域各大主流学会的“大满贯”会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机器学习发展过程的亲历者,周志华近来一大工作重点就是AI人才培养。

2018年,周志华挂帅南京大学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这也是C9高校中第一个人工智能学院。他给本科新生们准备了一份独特的培养体系:数学课占比直逼数学系。

国内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大,但不宜一拥而上

澎湃新闻:现在国内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如何?

周志华:简单来说,现状就是整个人工智能行业高度地奇缺人才。全世界都是这样,包括美国。美国在这方面可以说已经比我们先发展30年,但是现在他们培养的毕业生也不够,企业还是到大学去挖教授。像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系主任,被挖到摩根大通做副总裁。

中国的人才缺口其实更大,因为国内起步比较晚,以前人工智能方面也不像现在这么重视。现在谈人工智能的很多,但是有能力在人工智能的核心部分做一些工作,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单位可能不是很多。很多地方在谈“AI+X”,这实际是人工智能在X上的应用,但如果在AI核心部分没有很好的基础的话,“AI+X”就只能是新瓶装旧酒的“X”。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