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周志华:人工智能研究曾被指骗子,现火热也不宜一拥而上( 三 )

MIT最近这一两年,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占到所有学科的30%到40%。中国在这个方面的学生培养量相差很远,缺口很大。

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也不太适合一哄而上,还是先要有培养能力。如果以往没有从事过相关研究,没有这方面的师资,要一下子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可能很困难。

澎湃新闻:人工智能人才缺口的规模有多大?

周志华:人工智能技术以后在所有的领域、所有的行业都会用到,只是或早或晚、或多或少的区别。我们现在每年能够培养出来的人工智能方面的毕业生,全国也没有多少。所以这个缺口可能都不是说相差几千几万,而是非常地大。

澎湃新闻:南京大学对此有什么行动和计划?

周志华:南大在去年成立了C9高校中第一个人工智能学院,希望从源头做起,从本科开始扎扎实实地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南大在人工智能核心领域方面有长期的科研积累和人才培养经验,在国内是这方面基础最好的单位之一。

我们去年开始招本科生,今年开始招研究生,这些学生毕业进入社会,还要有3到5年的时间。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为国家社会和产业发展提供人工智能高水平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因为有许多兄弟院校来调研考察,我们人力有限接待不了,所以今年上半年干脆出版了一本书,公开发布了国内第一个专门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培养体系,主要是一整套专门为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设计的课程体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