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强人工智能,少不了模拟大脑( 七 )

回心转意,脑机合体:AI能否实现极限操作?

事实上,近年来AI界已经认识到了人脑生物系统本身在处理信息上的优越性,研究者们都在试图复制这种模式,设计一个模仿大脑的神经网络。

比如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生物和大脑工程系李相完,就发表了“前头叶控制”理论,即人脑可以自行评价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度,通过外部信号来处理信息。将该原理应用于AI算法和机器人等领域,可以设计出能够根据外部情况变化,在性能、效率、速度等各个方面自动平衡到最佳状态的智能系统。这一成果也被收录在了机器人工学领域的国际学术杂志《科学》上。

最近,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科学家也证明了,基于大脑动力学(大脑计算速度比70年前的电脑还更慢)设计出的新型人工智能算法,性能远远超过了当前最先进的AI算法。

通往强人工智能,少不了模拟大脑

图4/4

在研究中,科学家认为神经生物学和机器学习不应该到现在还在独立发展。甚至认为“大脑因复杂规则学习而变慢,也可以是一种优势”。因为人脑能够在树突(也就是每个神经元的末端)进行“元控制”,也就是在没有明确学习步骤的情况下,根据异步输入的信息快速完成自适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