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究竟有多可怕?看看八位顶尖投资人怎么做、怎么说( 三 )

周逵解释:“建筑业在数字化。”如今,那些工程的进度在加快,但品质不会降低,背后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软件和数字化在实施管理。

和红杉资本一样,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汪潮涌发现,那些投资人苦苦寻觅的优秀创业者,开始不再局限于北京、上海和深圳。西安这样的硬科技聚集地开始变得更受到欢迎,信中利自身便在这里物色了好几家喜欢的项目。

软银从2000年开始在中国做投资。软银中国资本管理合伙人宋安澜介绍,软银主要看四个方向:TMT,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外加先进制造和消费。宋安澜本人更偏好硬科技,他在西安投了若干个硬科技的公司。

而他们也开始热爱起一群特定的“中年人”:这群中年“新新创业者”多数年龄段集中在70后,年过四旬。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董占斌坦言,和这群中年创业者“很好聊”。在董的描述中,这样的人有着更长时间的专业积累,同时拥有更强的资源积累。

2019年8月12日,科创板迎来“创新药第一股”微芯生物,首日高开逾500%,发行市盈率为467.51倍,创28家科创企业之最。微芯生物背后的VC/PE机构中有德同资本,德同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田立新正是微芯生物的董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