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究竟有多可怕?看看八位顶尖投资人怎么做、怎么说( 五 )

这样的项目也意味着更加长久的合作:投资人需要判断,未来八年要跟谁在一块,如果不花时间,不熟悉那个行业的规律,你判断不出谁是正确的人。

切换的逻辑

周逵说:“做斗鱼CEO和建筑工程软件的CEO,完全是两类人。”

是那些热血沸腾的年轻人爱讲的故事,伤了投资人的心吗?没有,过去十年中,资本从年轻的创业家那里收获了足够的回报,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热衷追捧年轻人的故事了。

资本承认在向另一端搜寻更多的机遇,中年创业者正是典型的目标群像。在那些重度垂直的产业,创业者可能会比资本更要懂产业,抑或在产业端有更强的资源,当然,也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

宋安澜认为,做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可能一年内估值会翻十倍,但做一项新材料,可能光研发就要至少五年,但一旦研究出来,技术的门槛就变得特别高。这意味着,创业的门槛可能变高了。董占斌认为,创业的机会一直还都在,但门槛的确在变高:“以前只是一个纯粹的模式创新,现在这个机会在变小。即使在C端领域,投资人也要强调是不是有数据,或者是算法上的门槛,如果说有这样的门槛,同时又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大胆去创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