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平台思维始终是主导( 五 )
由此看来 , BAT们和树根互联虽然基因不同 , 对产业互联网的理解也不同 , 且前者赋能目标更泛 , 后者更专于工业领域 。 在BAT们和树根互联的共同推动下 , 他们将帮助企业和产业形成技术、资源上的高效实时互联 , 帮助传统实体摆脱长期的困境 , 将他们推到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生产运营阶段 。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始终是主导者
很多人用风口来形容产业互联网时代 , 这是不准确的 , 因为风口总是会停的 。 严格意义上来说 , 产业互联网是一种趋势 , 且不可逆 。 同消费互联网一样 , 产业互联网也完全有机会长出几个像BAT这样体量的巨头 。
消费互联时代 , BAT巨头们之外 , 也有不计其数的中小型企业 , 成功吃到了消费互联时代的红利 , 安稳地活了下去 , 而且活的还不错 , 但它们都没有变得更大 。 回顾二十多年的时光里 , 中国互联网江湖里的BAT毕竟还是凤毛麟角 , 屈指可数 。 究其原因 , 除了造化弄人的运气外 , 是BAT们掌握了做大做强的核心秘诀 , 即平台思维 。
研究BAT们的发家史 , 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一个结论:平台思维在一开始就已经被植入到了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 。 比如阿里 , 1688之后 , 淘宝、天猫、支付宝(蚂蚁金服) , 都是典型的平台思维;再说腾讯 , QQ最早只有单纯的社交聊天功能 , 后来慢慢有了游戏、问答、新闻等应用 , 如今虽显臃肿但却也是极其庞大的生态平台 , 微信的发展与QQ如出一辙;还有百度 , 最早只是简单的搜索引擎 , 到后来围绕搜索做了百科、贴吧、信息流等 , 也是慢慢丰富了自家的搜索生态 。
推荐阅读
- 游戏产业|爷爷,您玩的第五人格居然更新啦!
- 逆水寒|多少钱敢这样造?逆水寒神豪一夜消费400万后,又给全帮每人发2万
- 原神|原神:学生党玩家为了胡桃花光生活费,一月仅剩400元,理性消费很有必要,勿让虚拟游戏毁掉现实生活
- 恺英网络|光遇:万圣礼包都买啥?“贫穷”限制了消费,每一个都想要
- 游戏产业|游戏界的“巴菲特”,亏了……
- 三国战纪|情怀只能被消费?仙七BUG多遭退款,儿时排队街机给出不同答案
- 互联网时代|放在嘴边的小组第一,LNG选择不要!D组四队加赛条件达成,究极折磨
- 偶像大师|联盟开服仅一周时间,已有演员“产业链”,首位王者玩家有作弊嫌疑
- |广华日志漫笔:怎么样在互联网上面创业
- lpl|DNF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成了韩国济州岛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