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七十年】郭梦喜:藏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记忆( 三 )

【家国七十年】郭梦喜:藏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记忆

1969-1970年重建天安门纪念(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郭梦喜负责在直径一米多,长十米多的木料上划线,以便加工成符合规格的柱子。他们用纸笔和算盘计算,在头脑中建构立体的结构关系。“两层的大柱子,好几个方子口,四面都有,要是脑子里没有立体感,放倒了这面冲哪啊?那会学了不少东西,现场老有人干活,抡大锤凿眼的,‘叮咣叮咣’,还有喊号子翻木头的,‘一二起’。”

在这之后,郭梦喜又参与修缮过北海公园、中南海、天坛公园等重要的古建筑,他左手无名指的第一节,在70年代的工作中失去了一半。

郭梦喜:修天坛的祈年殿砸的。

采访人员:工作生活会很不方便吧?

郭梦喜:比如修新北京饭店,贵宾楼。在室内装修吊顶,攥着八分钉,就会漏,只能少攥点,攥紧点。

【家国七十年】郭梦喜:藏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记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