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统戴老板:中国养猪往事( 十 )

网易和万达这种养猪门外汉,不擅长跟农民打交道,只能选择自繁自养的牧原模式。但这种模式是名副其实的重资产投资,每10万头猪投资额超过1亿元,再加上节节上涨的饲料和人工成本,难怪连中国首富都抱怨嫌贵。

除了投资大之外,养猪的难度随着规模不断变大。一个出栏量10万头的养猪厂,不仅要操心育种、饲料、人工授精、疫苗、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无数琐事,还要琢磨如何提升料肉比、PSY、商品代存活率等核心商业指标,管理成本极高。

正因为如此,万达在动手养猪前犹豫了半年,甚至考察了全国5个养猪企业,发现都不怎么挣钱,于是便放弃了在丹寨县养30万头猪的宏伟大计,转而开发万达小镇,搞旅游地产和商业地产,回到了万达熟悉的老本行上去了。

除了万达之外,那些嚷嚷着要养猪的大佬们,最后基本都是纸上谈猪,雷声大雨点小。因此,下次再有人声称要去下乡扶贫,建议大家先查查当地主官的姓氏名讳,就会理解:有钱人做事的目的,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唯一养出猪的是丁磊,但出栏量只有2万头,规模是行业龙头公司的千分之一,而且售价高达49块一斤,不具备代表意义。不过网易宣传片里的黑毛猪毛发浓密,浑身黑亮,深受发量稀少且不差钱的杭州程序员们的欢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