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统戴老板:中国养猪往事(12)

60年过去了,这么深刻的总结,我觉得有必要再学一遍,比如在猪的本命年,是不是应该多关心下那些起早贪黑伺候六畜之首的农民们?

2014年,我国农村和农业环保领域第一部国家级行政法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了,对散养户的管理开始趋严,全国开始在南方水网133县、京津冀等区域划定禁止养殖区,养猪逐渐成为各地“嫌弃”的低端产业。

效果是惊人的。目前全国划定的禁养区4.9 万个,面积63.6 万平方公里,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21.3 万个。从2015到2017年,累计清退产能约6000 万头。这些宏伟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养猪户的永远离去。

引导散养户退出养猪领域,大方向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执行层面,本文就不展示养猪户在网上的那些伤心留言了,这里只引用一段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吉炳轩在2019年6月25日审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时的谈话[8]:

“去年一些地方为应付环保检查,把农民家里的猪圈、鸡舍、羊棚全拆了,农民意见很大,认为这是胡来,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让农民养猪、养鸡、养羊怎么能行呢?应在粪便的处理上想办法,而不是毁掉鸡舍、扒了猪圈。”

推荐阅读